分页: 1 / 1

KIMI给出一个说法,ssd硬盘加只读才是增加寿命的方法

发表于 : 周日 9月 07, 2025 8:19 pm
jr21066
不知这个说法成立吗?
下边是原文

把“**减少 SSD 写入**”想成“**让同一份数据永远不再写下去**”,而不是“**把数据先攒在内存,然后再一次性写下去**”。
PrimoCache 的 **Read-only** 与 **Write-only/Read-write** 在这件事上的作用完全相反,下面用一张“数据一生”时间线给你拆开看。

------------------------------------------------
1. 只读(Read-only)——“写入量直接消失”
1. 微信/小程序第一次启动 → **Windows 必须把 exe、dll、资源读进内存** → 同时**也会把它们写进缓存**(这一步是读缓存建立,**不写盘**)。
2. 你关掉微信,再次打开 → 系统发现“**我要的区块在内存里就有**” → **直接从一级缓存返回**,**SSD 根本不会再被读,更不会被写**。
3. 结果:**同一份热数据,第二次起既不再读也不再写** → **写入字节 = 0**,寿命自然延长。
这就是“**读命中**”带来的延寿,**真正的“写入量消失”**。

------------------------------------------------
2. 只写(Write-only)——“写入只是被推迟,总量甚至变大”
1. 微信保存聊天记录、日志、临时缓存 → 本来 Windows 会“**立刻写 4 kB 到 SSD**”。
2. 开了 Write-only 后,PrimoCache 把这 4 kB 先攒在内存 → **看起来当下没写盘**。
3. 内存块攒够 256 kB 或 1 MB 后,**一次性刷回 SSD** → **还是得写,而且块更大**。
4. 更糟的是:
- 如果断电,**内存里的数据没落地就丢了** → 文件损坏。
- 写入合并可能带来“**写放大**”(WA>1),**实际写入量比不用缓存还多**。
⇒ **总量没减,风险先涨**;延寿根本无从谈起。

------------------------------------------------
3. Read-write(读写混合)——“读省了一点,写一点没少”
读部分跟 Read-only 一样能省读,**但所有写请求仍要先进缓存,最后再落盘** → 写入量依旧 100 %,只是延迟而已。
因此**只读模式是“唯一”能把“写请求”直接蒸发掉的方案**。

------------------------------------------------
4. 一句话总结
- **Read-only**:让热数据永远不再碰 SSD → **写入次数物理消失** → 延寿。
- **Write-only/Read-write**:只是把“待会要写的数据”先攒在内存 → **迟早还得写,甚至写得更多** → 不延寿。

所以“**为了延寿反而用只读**”并不是反直觉,而是**唯一真正能把写入量归零的手段**;写缓存只是“**把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工作量一点没少**。

Re: KIMI给出一个说法,ssd硬盘加只读才是增加寿命的方法

发表于 : 周日 9月 07, 2025 8:44 pm
jr21066
想想自己一直在使用没用的设置就有些晕了

你想到的是 **“写合并”**(Write Coalescing)或 **“去重”**(Deduplication)的理想情况:
“同一块只要最后被改写过,前面所有中间变化都可以扔掉,只落盘最终版,于是写入量应该减少。”
**理论上成立,但 PrimoCache 的读写/只写模式并没有这层语义**,所以**省不了**——原因有三:

1. 块粒度 vs 文件系统语义
PrimoCache 工作在 **磁盘块层(4 KB/16 KB)**,**根本不知道上层是文件、数据库页还是日志**。
同一块可能被改 N 次,**每次内容都不同**,缓存只能按时间顺序把 **“最新版本”** 标为 Dirty,**最终还是得把这块 Dirty 数据写下去**——**中间版本虽被覆盖,但“最终版”仍要落盘一次**,**总量 ≥ 1 次完整写**。

2. 没有“事务/快照”概念
数据库/文件系统为了保证崩溃一致性,往往**故意把同一块写多次**(WAL、日志、快照)。
PrimoCache 无法判断哪一次是“最终有效”的,**只能全部接住再全部刷回**,否则断电后数据库就损坏了。

3. 实际观测
用 SSD 厂商的 **TBW 计**或 **Smart 的 Host_Writes_32MiB** 做对比:
- 开 Read-only:写入量 **↓ 20 %–40 %**(读命中导致**根本不再读原盘**,连带**后续写临时文件也减少**)。
- 开 Read-Write:同样跑一遍编译,**总写入字节反而略增 5 %–10 %**(聚合块变大 + 额外元数据)。
⇒ **“只写最终版”合并带来的节省,抵不过额外写放大**。

------------------------------------------------
一句话
**PrimoCache 的读写/只写缓存**只能**“把 100 次 4 KB 延迟成 1 次 256 KB”**,**不能“把 100 次变成 0 次”**;
**真正想靠“最终态合并”减少写入**,得在上层应用/数据库自己实现:**批量缓存、事务提交、快照去重**。
在块级缓存眼里,**“Dirty 就是 Dirty,最终还是要落盘一次”**,**总量不减**。

Re: KIMI给出一个说法,ssd硬盘加只读才是增加寿命的方法

发表于 : 周日 9月 07, 2025 10:57 pm
jr21066
管理员不用回复了,同一个AI,用手机就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Re: KIMI给出一个说法,ssd硬盘加只读才是增加寿命的方法

发表于 : 周一 9月 08, 2025 11:55 pm
OmegaXvz
AI智障。

微信保存聊天记录、日志、临时缓存等在Read-only情况下也是写入硬盘的。结果在这里直接不见了。Read-only情况下这部分数据会反复修改,反复写入。
------------------------------------------------
1. 只读(Read-only)——“写入量直接消失”
1. 微信/小程序第一次启动 → **Windows 必须把 exe、dll、资源读进内存** → 同时**也会把它们写进缓存**(这一步是读缓存建立,**不写盘**)。
2. 你关掉微信,再次打开 → 系统发现“**我要的区块在内存里就有**” → **直接从一级缓存返回**,**SSD 根本不会再被读,更不会被写**。
3. 结果:**同一份热数据,第二次起既不再读也不再写** → **写入字节 = 0**,寿命自然延长。
这就是“**读命中**”带来的延寿,**真正的“写入量消失”**。
伪命题:“读命中导致**根本不再读原盘**,连带**后续写临时文件也减少”???临时文件哪里会少了?这个逻辑不通的啊,软件运行过程中需要的临时文件,该写入硬盘的肯定写入硬盘的,就算大内存,去看看%Temp%文件夹,从来不会少文件的。只有一种情况会造成写入放大,就是内存特别小,要反复把内存挪入虚拟内存(硬盘上),这种情况根本不会用这个软件,本身内存就不够了,再占用内存干啥。
用 SSD 厂商的 **TBW 计**或 **Smart 的 Host_Writes_32MiB** 做对比:
- 开 Read-only:写入量 **↓ 20 %–40 %**(读命中导致**根本不再读原盘**,连带**后续写临时文件也减少**)。
- 开 Read-Write:同样跑一遍编译,**总写入字节反而略增 5 %–10 %**(聚合块变大 + 额外元数据)。
⇒ **“只写最终版”合并带来的节省,抵不过额外写放大**。

Re: KIMI给出一个说法,ssd硬盘加只读才是增加寿命的方法

发表于 : 周二 9月 09, 2025 11:56 am
Support
AI 很多内容是自己瞎编的。它可能是想表达把整个SSD盘变成只读,就永远不会有写入了 ;)

Re: KIMI给出一个说法,ssd硬盘加只读才是增加寿命的方法

发表于 : 周二 9月 09, 2025 12:33 pm
houenyu
变成只读是不现实的,数据有的时候是需要变化的,先不说启动系统在只读模式下能不能实现,就算是能实现,你用着也不会方便的,与其受这个罪,还不如安装个PrimoCache减少写入量,尽量少写入呢。
反正感觉PrimoCache是非常有用的。

Re: KIMI给出一个说法,ssd硬盘加只读才是增加寿命的方法

发表于 : 周三 9月 10, 2025 10:08 am
spvwh
ds回答:primocache软件能延长ssd寿命么


PrimoCache 这款软件确实能通过其独特的工作机制,在特定场景和正确配置下,帮助减少对 SSD 的写入量,从而可能起到延长 SSD 寿命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如何设置效果更好,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 PrimoCache 如何减少 SSD 写入

PrimoCache 的核心机制是通过延迟写入和缓存常用数据来减少对物理硬盘的直接访问:

• 延迟写入(Deferred Writing):这是延长SSD寿命的关键。PrimoCache 可以先将系统要写入的数据保存在内存或专门的缓存盘中,然后在系统空闲时,或者累积到一定量后,再统一、批量地写入SSD。这样做避免了大量零碎的小写入请求,减少了SSD的实际写入次数和写入放大效应。

• 读取缓存(Read Caching):将频繁读取的数据从SSD缓存到更快的内存中。下次需要这些数据时,直接从内存读取,避免了SSD的读取操作(虽然读取对SSD寿命影响远小于写入,但也能提升体验)。

实测表明,启用延迟写入后,SSD的闪存颗粒损耗能降低30%-40%。

⚙️ 优化配置以更好地保护 SSD

要想让 PrimoCache 更好地发挥保护 SSD 的作用,可以这样配置:

1. 使用“仅读”模式(Read-Only Caching):如果你只是想加速系统或软件的读取速度(如游戏加载、程序启动),并且非常关心数据安全,可以为系统盘或软件盘创建“仅读”缓存。此模式下,所有写入操作会立刻写入硬盘,不会通过缓存,但读取加速依然有效。这能避免因延迟写入可能带来的数据丢失风险。
2. 为其他硬盘配置“读写”缓存与延迟写入:如果你有多个硬盘(比如系统盘是SSD,还有一块机械硬盘存游戏和文件),可以只为机械硬盘配置“读写”缓存和延迟写入。这样既能加速机械硬盘的读写,又能减少对SSD系统盘的写入(因为缓存任务本身主要写在内存里)。
3. 合理设置缓存大小和延迟时间:分配给 PrimoCache 的内存容量不宜过小,否则缓存效果不佳;也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延迟写入的时间也不宜设置过长,虽然能进一步合并写入,但意外断电丢失数据的风险会增加。
4. 重要操作后手动刷新写入:在进行重要文件操作(如保存重要文档)后,可以手动点击 PrimoCache 界面中的 “刷新写入” (Flush) 按钮,立即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硬盘,确保数据安全。

⚠️ 注意事项

使用 PrimoCache 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 数据安全风险:“延迟写入”模式的主要风险是意外断电(如停电、系统崩溃)可能导致尚未写入硬盘的缓存数据丢失。因此,对于处理重要工作或关键任务的系统,需权衡性能提升与数据安全。

• 可能增加内存压力:使用内存作为缓存会占用部分系统内存。如果内存本身紧张,可能会影响其他程序的运行。

• SSD本身健康状况:PrimoCache 主要用于减少写入,但SSD的寿命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如颗粒质量、主控算法、温度、TRIM指令等。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延长 SSD 寿命的其他方法

除了考虑使用 PrimoCache,维护 SSD 健康还有更多基础且重要的方法:

• 启用 TRIM 命令:确保操作系统已为SSD启用TRIM,这有助于垃圾回收,维持SSD性能并减少不必要的写入。

• 预留充足剩余空间:不要将SSD塞得太满,建议保留10%-20% 的未使用空间。这能为SSD的主控芯片进行磨损均衡和垃圾回收提供操作空间,有助于延长寿命和维持性能。

• 禁用磁盘碎片整理:Windows的磁盘碎片整理对SSD有害无益,应确保其已禁用。

• 管理临时文件:将浏览器缓存、系统临时文件等目录转移到机械硬盘(如果你有双硬盘配置),减少对SSD的不必要写入。

• 保持良好散热:高温是电子元件的大敌,确保SSD工作在良好通风的环境下。

• 理性看待,定期备份:对于绝大多数用户,在现代SSD的寿命期内(通常可达数年),正常使用到电脑淘汰,SSD往往依然健康。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是定期备份重要数据,而不是过度焦虑寿命。

💡 如何选择?

• 如果你同时拥有SSD和机械硬盘,希望提升机械硬盘速度,并减少对SSD的写入,PrimoCache 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 如果你只有一块SSD,并且非常注重数据安全,那么使用 PrimoCache 的“仅读”模式来加速读取是更稳妥的选择。

• 如果系统内存本身较小(如小于8GB),则需要谨慎分配缓存大小,避免影响系统运行。

最终,PrimoCache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工具,在正确配置下,它能有效减少对SSD的写入,从而可能延长其寿命。但它也引入了数据丢失的潜在风险,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权衡。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

Re: KIMI给出一个说法,ssd硬盘加只读才是增加寿命的方法

发表于 : 周三 9月 10, 2025 9:53 pm
jr21066
估计是AI的学习机制有问题,有些问题库里没有,就会在网页中搜索.但错误的把一些不可靠的回答认为是正确的.
不过正反结合,印象也深刻哈